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探访声音艺术博物馆:留存在声音的历史与记忆

2023-05-19 12:43:39        来源:   澎湃新闻

5月19日,位于北京市宋庄的声音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声音艺术博物馆,是以声音为媒介,专注于声音作品的探索、采集、保护、传播的当代非盈利文化机构。澎湃新闻提前探馆,体味声音对历史、文化的记载。

声音艺术博物馆,是以声音为媒介,专注于声音作品的探索、采集、保护、传播的当代非盈利文化机构。声音艺术博物馆融合了多类学科、艺术形式,建立以声音为核心的生态圈。同时也把现场多层次、多结构的展览和重点声音文化项目输出全国各地,让实践性的想法流通到各个地方。

声音艺术博物馆由“声音总站” (常设展)、“声音艺术空间”(临展厅)、“若谷楼”(声音实验项目基地) 、“声活中心”(音速童年、声疗体验室、声库档案馆、多功能听、艺术家驻留中心、鸽哨基地)等组成。


(资料图片)

声音艺术博物馆

探馆中,澎湃新闻看到,“声音总站”为常设展区,以“老北京声活”、“自然声态”、“语音”、“音乐”、“声音是什么”、“声音与情感”六个主题为单元展。

“老北京声活”与“和田和声”

聆听市井之音,“老北京声活” 展览单元,通过沉浸式声场、故事叙述、文物和老物件,来讲述20世纪初北京的日常生活场景,展厅中的许多声音,虽然现在尚能听到,但也正处在消逝的过程中。声音对老北京文化的记载,它们不仅见证了历史,更是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

各种曾组成老北京声音的重要载体:鸽哨、笼子、游商响器

展厅正中间为一棵“京城混合树”。在北京市容被大面积改造之前,从远处俯瞰京城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色。每个四合院里都种着各种树木,而大树能盖住周围的单层胡同建筑。老北京最常见的树木包括槐、柿子、枣、榆、海棠。在“老北京声活”展厅中央有一个木制装置,由北京最常见的树木木材塑造成一棵树的形态。这棵“树”代表着老北京胡同的树文化。

“京城混合树”展览现场

把语言背后的许多故事与历史文化传递给观众,“语音”展览单元,首展探索的是新疆古代语言,通过与资深学者、博物馆的合作,把一千多年以来消失的、没有人用过的语言,呈现在我们现代观众的听觉中。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留下了诸多宝贵而又独有的文献。这些文献资料,在语言上有两大类:一是汉语,一是其他民族的语言。虽然汉语文献的文字流传变化不大,但当时的方言与现在相比,相差甚远。与汉语不同的是,当时其他民族的语言早已消失。本次展览中,即通过与语言学者的合作,把一千多年以来消失的,没有人用过的语言,呈现在现代观众的听觉中。

展览中,学者们以当时的音读出唐代流传的书信、契约、遗嘱、药方、命令等内容。

“语音”展览单元,学者们以当时的音读出唐代流传的书信、契约、遗嘱、药方、命令等内容。

“和田和声”展览,旨在展现和田音乐的独特性和艺术性,以及和田广袤的地理环境。

新疆的音乐有着极强的文化特性,它是人们传递情感和群体心心相融的纽带。音乐,是和田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音乐细胞的人民群众,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和灵感,随时都能把地场景变成舞台、聚会、吃饭、聊天等生活场景,顺势瞬时成为表演的舞台,律动的音乐使人们远离喧嚣,享受美妙的音乐境界。

“和田和声”展厅

展厅中,也以六个声音体验装置罩,分别介绍了和田不同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展厅

“声音是什么”单元,主题分为“声音的发出”、“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接收”三个部分,反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声音,每个部分都以不同的方式揭示声音的秘密。

昆特管 声音实验装置 可以看到声音的波形

音流学 声音震动水形成的视觉化效果

声波频率对水流的震动影响与相机拍摄频率的关系产生的特殊效应,让水有“倒流”的效果

你最喜欢的城市声音是什么?

“声音与情感”是一个长期的、社会互动性声音项目,通过邀请艺术家、音乐家以及声音领域的专家,通过启发性方式,探索和交流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方法,从而探索声音对我们生活产生的意义。同时声音艺术博物馆将会利用社交平台,通过与观众群体互动交流,把观众最有趣的声音答案录入声音装置中。

2005年,秦思源(现为声音艺术博物馆联合创始人)策划了一个叫做“都市发声”的声音项目,邀请多位英国艺术家、音乐家来到中国。在北京,他们先体验了北京城市的声音环境,然后进行创作,他们的创作必须体现城市。其中一位音乐家彼得·科萨克通过北京广播电台,做了一个征集:《你最喜欢的北京声音》,通过“你最喜欢的城市声音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了解人们与城市的音景,声音之间的关系,情感体验等。

音乐家Peter Cusack(彼得·科萨克)(右)在北京体验城市的声音环境

征集期间收到听众广泛的反馈。最受喜欢的声音有几类,一是喜欢老北京的声音,如鸽哨声;二是童年的声音,如拿起棍子打枣,枣顺着屋顶落到搪瓷缸的声音;三是日常生活的声音,如出租车的打表声,上班途中听见北京电报大楼的钟声等。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一个特别丰富的讨论,关于文化、历史、记忆、城市的变迁。这些声音是背景音,是社会中的声音,经常会被人忽略掉,但把它们单独提出来聆听,就会发现其中的意义。

拿声音做历史,它不是事件,是每个人的记忆与情感。“都市发声”的声音实验项目是一个短暂而又难忘的过程,多年后,秦思源再听“都市发声”中的录音时,他的思绪一下就被拉回去了,于是他想着,要不用声音来做一个北京的历史,打开人们的记忆和感情,就这样,秦思源开始对老北京的声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声音与情感”是一个被展开的、持续的、互动的录音声音项目。“你最喜欢的声音是什么?为什么?”在展厅里播放的声音,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都市发声”的声音项目

当代声音艺术创作三十年

声音作为艺术媒介,始终存在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声音的技术、思辨与表达,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初期就伴随着艺术家对新媒介的实验与探索。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材料,技术、界面以及艺术展陈生态的发展出现更多可能性,声音创作类型也变得愈发丰富,包括声音录像装置,声音概念艺术,声音物件,声音动态装置,声音公共艺术,声音行为艺术,声音网络艺术,声音生物艺术等声音类型。

“音顾”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声音创作三十年回顾展,将通过半年的轮展周期,回顾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中以声音为主要媒介的艺术创作实践。展览首组呈现施勇《扩音现场:一个私人空间的交叉回音》、张培力《水—辞海标准版》、殷漪《海浪》、辛云鹏《娜拉出走》、耿建翌《完整的世界》、冯晨《光的背面》六位艺术家的声音装置、影像作品。

施勇《扩音现场:一个私人空间的交叉回音 》大型声音装置作品,根据施勇在1995年的创作样本,现场以文献的属性,还原装置作品的原貌。

1995年4月,施勇在他自己居住的公寓里创作了《扩音现场:一个私人空间的交叉回声》。在对空间进行了声响改造之后,房间里的任何声音都会被放大。在这个无时无刻不被声音包围的环境里,艺术家生活了一个月。如果说前卫艺术涉及某种强制实践,施勇这个极端的生活实验则涉及“主体的自我形塑实践”,一种自我对自我的训练,一种本身不足以被解放过程界定的自由实践。

殷漪的声音装置作品《海浪》,是通过悬置家用电风扇的吹风功能,引发对风的触感与听感关系的思辨,进而揭示日常生活物件中潜在的仪式感与诗意。《海浪》由二十五台落地电风扇呈矩阵摆放,运动和静止以设定的时间交替进行。艺术家通过特殊的摆放设计,使得电风扇产生的风只在矩阵内部运动与消解,而体验者无论站在作品的哪个角度,都只听得到阵阵海浪般的风声。

声音装置作品《海浪》

辛云鹏装置作品《娜拉出走》,由一个开放的物理空间和一个封闭的线性磁带媒介所构成——磁带作为建筑简易卫生绿墙裙的装饰线将空间封闭在关于自由的隐喻里,无法被听到的《玩偶之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中主人公娜拉的遭遇以及最终的离去。《娜拉出走》作品与殷漪的声音装置《海浪》作品在同一空间呈现,一静一动,都围绕着日常生活展开时代感的叙事。

装置作品《娜拉出走》

耿建翌的《完整的世界》视频作品,是1996年创作的,四台显示屏中播放着房间不同空间局部的录像,当屏幕中的一只苍蝇飞离画面时,苍蝇的嗡嗡声即刻在耳边响起。当苍蝇再次出现在某一屏幕画面中时,嗡嗡声随即消失。嗡嗡声像是一个串联时空的媒介,将物理空间与表征空间相连。声音不再是作为视觉的补充和铺垫,而是起到了关键的结构性作用。声音是传达作品主题不可或缺的媒介。

标签:

热门话题
精彩推荐
今日推荐
花木